有人说给孩子做雾化比输液危害还大是真的吗

入冬以来,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大,很多宝宝都出现了咳嗽、痰多,甚至咽喉水肿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而在就医治疗时,很多儿科医生都会推荐用雾化治疗,然而在朋友圈以及其它网络平台流传着雾化对宝宝的伤害比输液还大的说法,这让很多给孩子做过雾化或正在做雾化的家长感到非常的恐慌。雾化真的比输液的危害还大吗?以后孩子生病还能做雾化治疗吗?

针对令广大家长恐慌的“给孩子做雾化比输液危害还大”的说法,济南齐鲁花园医院儿科医生表示:雾化是一种很适合宝宝的给药方式,用药量少,药效快,副作用很小,宝宝患呼吸系统疾病时做雾化治疗,危害并不大。

什么是雾化

其实,雾化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呼吸类疾病非常理想的一种手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英国使用,在我国临床也使用了近20年了。

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治疗目的。

雾化的优点

吃药:宝宝口服后,要先经过消化器官处理并吸收,接着再通过血液循环将药物输送到肺部。

输液:给宝宝静脉注射,将药物通过血液循环“护送”到肺部。

雾化:宝宝直接呼吸,药物通过气管直接来到肺部。

一目了然,输液,口服都是全身给药,而雾化吸入是直接作用于发生病变的呼吸道和肺部。这种方式直接有效,可以直接把药物送入病灶,可以在用药较少的情况下治疗。因此,雾化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喘息。急性喉炎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等多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雾化的用药少到什么程度?只有全身用药的1/5!这种“定点打击”完全比吃药和输液更安全!同时药物起效快、用药少、全身副作用也少、无痛无创及使用方便,很适合孩子使用。所以,妈妈们完全不必“闻雾化而色变”,可以放心治疗。

雾化治疗常使用什么药

就目前而言,雾化治疗常常使用到以下几类药: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较为常见的是“布地奈德”,能够局部抗炎,而且用量仅仅是全身的几十分之一,而且可以很快被肝脏灭活,副作用基本可忽略不计。

2、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是宝宝哮喘、喘息的常用药,雾化吸入是最好的给药途径,见效快,解痉作用也很强。

3.抗微生物药

主要是抗病毒和抗生素,抗生素雾化仅限于特定的严重感染的患者,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但就国内而言,直接雾化的药剂并不多。

4.化痰药

如果痰多而且粘稠、不易咳出,可以使用化痰药。能调节患儿呼吸道的黏液分泌,增加纤毛摆动,更容易把痰咳出来。

特别提醒:当前雾化药物使用的一些不规范之处,如:地塞米松、氨溴索(沐舒坦)、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利巴韦林以及各种中成药等,其实都不是雾化剂型,均不推荐用作雾化药物使用。

给宝宝雾化时,父母要注意什么

1、雾化前

①先漱漱口,清洗孩子嘴里的食物残渣等,以免妨碍雾滴深入。 ②吸入前不要抹油性面霜,因为药物会吸附上去。

③如果雾化器里有异味,先拿空气吹3-5分钟再用。

④选择在宝宝进食后,隔1-2小时再雾化,可以防止排痰、气雾等刺激引起恶心或呕吐。

⑤需要适中的温度和湿度,气雾温度太低时容易引起气管收缩痉挛而加重患儿雾化刺激。

⑥对于痰多者,应先清理上下呼吸道再雾化。

2、雾化时

①在体位的选择上,婴幼儿雾化吸入时,选择半坐位或坐位为宜。让孩子上半身保持直立,利于药物沉积,提高疗效,还能防止药物溅入眼睛。

②手持雾化器药罐时,应保持与地面垂直,否则药罐如果发生倾斜,可导致药物倒出、不出雾。

③因为宝宝的鼻腔比较狭窄、鼻甲弯曲,雾化颗粒经过时,很多药物会停留下来,达到小气道和肺泡的药物就减少了,而口腔明显宽敞多了。所以为了达到好的治疗效果,雾化最好选择口腔吸入。

不过小宝宝通常很难配合口腔吸入,不说用嘴吸气,老老实实含着喷头十来分钟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3岁以下的宝宝还是直接选择面罩式喷头。

④密切关注孩子的面色和呼吸,如果出现口唇发紫、呼吸加快/减慢,马上停止雾化,不可强制治疗;

⑤在雾化的时间上,每次雾化的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尽量不要中途停止,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宝宝剧烈咳嗽,可以暂停吸入,帮孩子拍背或喝一些水,等咳嗽缓解后再继续。

3、雾化后

①痰多的孩子,雾化结束后,用空手掌心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让痰液更好排出。

②孩子面部、口腔和咽部残留的药物要清洗干净,年龄大的孩子漱漱口,年幼的宝宝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10分钟后让患儿喝水。

因此,雾化治疗方法是一种用药少,便捷见效快,副作用也很小,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家长需要正确看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