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日前报告我国首例输入性非洲锥虫病病例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获悉,江苏省日前报告了我国首例输入性非洲锥虫病病例。专家提醒临床医生重视罕见输入性寄生虫病,同时建议加强对这类国外输入疾病的研究,做好技术储备。

患者为45岁男性,此前被公司派往非洲加蓬工作,经常出入热带丛林和河谷地带,有蚊、蝇叮咬史,今年7月回国后有发热、嗜睡伴性格改变等精神症状到医院就诊,但诊断不明,没有治疗。8月5日,患者到上海某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9月9日外周血涂片检查发现锥虫锥鞭毛体,诊断为非洲锥虫病。9月19日,进一步确认病原体为布氏冈比亚锥虫。患者于9月15日转入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接受治疗。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接到报告后,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汇报,并请求世界卫生组织支援治疗药物依氟鸟氨酸。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病人原有嗜睡、倦怠、瘙痒等症状好转,各项临床指标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

据介绍,锥虫病分为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是分别由采采蝇和锥蝽(俗称臭虫)传播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非洲锥虫病又分为布氏冈比亚锥虫病和布氏罗得西亚锥虫病。患者脑部可出现炎症,晚期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导致昏迷并造成死亡,但如能及早用药治疗,一般可以痊愈。我国无采采蝇分布,但部分地区有锥蝽分布,一旦美洲锥虫病输入我国,有可能造成局部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建议,对援非、赴非务工人员应进行包括锥虫病等在内的热带病防治知识教育。

要加强我国少见、罕见输入性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治疗技术储备,尽快建立特效治疗药物、诊断试剂的国家储备。针对罕见、新发及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加强实验室与防控设备的配置和保障,全面提升寄生虫病所的研究、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

相关报道:石化员工患上非洲锥虫病后

10月13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华东六普钻井分公司员工王亚进,完成了非洲锥虫病标准疗程的治疗,两个多月的辗转,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这天王亚进的精神状态特别好,临回家前他还要求他的家人给他准备一碗稀饭,两个鸡蛋。

从2012年开始王亚进一度出现发烧、嗜睡等现象,其性格也发生变化,先后到在当地多家医院寻求治疗,但最终都因为诊断不明,没有得到治疗。今年7月15日,刚刚从中石化国勘加蓬公司AKONDO油田回国休假的王亚进病情不断加重,出现了高烧不退,严重嗜睡、记忆力衰退等现象,王亚进在家人的陪同下先后到江苏省泰州人民医院、泰州中医院寻求治疗,但均未确诊。9月9日,经过上海长海医院的严密检查,最终被诊断为非洲锥虫病,非洲锥虫病又称非洲睡眠病或嗜睡性脑炎,是一种由舌蝇叮咬而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患者脑部可出现炎症,晚期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导致昏迷并造成死亡,该病症在中国尚属首次发现,国内没有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医生婉转告诉他的家人:“很抱歉,有什么心愿尽量满足他,不要带着遗憾离开……我们无能为力。”

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并要求华东油气田相关部门:“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必须全力以赴,绝不会放弃每一名员工。”华东油气田、六普钻井分公司相关部门紧急与国家各级疾控中心、检验检疫局、外交部非洲司以及驻加蓬大使馆取得联系,多管齐下寻求该病症的治疗手段。

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11日下午,在国家各级疾控中心、检验检疫局、外交部非洲司以及驻加蓬大使馆等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从瑞士日内瓦WHO(国际卫生组织)总部传来喜讯,WHO组织同意免费提供治疗药物——依氟鸟氨酸,并决定由该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张少森直接将药带回国内。

通常国外药品在国内使用需要将药品入仓封存等待检验,一周内在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使用,为了王亚进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中国海关开专门辟了绿色通道,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手续,海关工作人员说:“是什么重要人物,惊动了外交部!”与此同时,六普钻井分公司、华东油气田相关部门积极与江苏省疾控中心沟通联系,9月15日,在江苏省疾控中心的协调下王亚进顺利转院至江苏省人民医院。

9月19日,江苏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周晓农所长带领相关专家,赴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病例的复核、检测,指导治疗及协商治疗方案。同日,WHO组织驻华代表处办理药物入关等手续,并派专人将治疗药送至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了更加准确的诊断王亚进的病症,WHO支援的布氏冈比亚锥虫病免疫诊断试剂也同时抵达了江苏省人民医院。

9月21日—10月10日,随着治疗的深入,王亚进的身体状况较刚刚入院时,已经有了好转,嗜睡现象也明显减少,这些情况无论是守在他身边的家人,还是一直在为王亚进奔波的华东六普钻井分公司冷须炳和周慧影,还有中石化集团公司外事办等等许多为王亚进忙碌的人们都松了一口气。

10月13日,经国家各级疾控中心鉴定,具备出院条件。中午12时,专程从镇江赶来接他回家的华东六普钻井分公司的冷须炳问:“中午我们在哪里吃饭?最想吃什么?”王亚进想都没想就说:“到泰州去吃吧,家里已经准备好了……”

科普:什么是非洲锥虫病?(来源:百度百科)

非洲锥虫病又称非洲睡眠病或嗜睡性脑炎,俗称非洲昏睡病,是一种由布氏锥虫经舌蝇(俗称采采蝇)叮咬而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非洲撒哈拉南部肆虐,其中有些流行区患病率高达八成。

非洲锥虫病分为两种:冈比亚锥虫病分布于西部和中部,故又名中、西非锥虫病。罗得西亚锥虫病分布于东部,故又名东非锥虫病。

患者初期可以出现发热、皮疹、水肿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其后脑部和脑膜也可出现炎症。东非锥虫病的病情可以快速恶化,脑部受影响的情况也较西非锥虫病早及多。锥虫病晚期时可能会慢慢地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昏睡的情况会逐渐增加,最终导至昏迷并造成死亡,而嗜睡性脑炎亦因此而得名。

患者如出现高热应及早诊治,一般通过适当的药物和治理,可得痊愈。

非洲锥虫病的病因

非洲锥虫病病原体为布氏锥虫。其中布氏冈比亚锥虫引起冈比亚锥虫病,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引起罗得西亚锥虫病。冈比亚锥虫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因多为慢性,并有无症状带虫者,一些家畜如牛、猪和野生动物如羚羊也可为贮存宿主。罗得西亚锥虫病的主要贮存宿主为家畜和非洲羚羊、狮、猎狗、猴等野生动物,患者也可为传染源。

如何诊断得了非洲锥虫病

凡从非洲流行区来的人发现锥虫性“下疳”、不规则发热、剧烈头痛、嗜睡、昏睡、淋巴结肿大、心动过速者均有助于诊断。确诊有赖于病原体的发现。

如何预防非洲锥虫病

控制冈比亚锥虫病的基础,是普查并治疗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特别是淋巴结肿大者,同时治疗患者及加强管理家畜。进入未经处理的采采蝇滋生地区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包括穿长袖上衣和长腿裤,穿着明亮色彩的衣服,睡眠时用蚊帐,使用驱虫剂等,均可防御采采蝇的侵袭。消灭舌蝇:改变媒介昆虫孳生环境,如清除灌木林,喷洒杀虫剂等措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