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是慢性肺病的远期并发症

    老刘咳痰喘已经十几年了,每到冬天就更难过。前两天变天,老刘没及时增加衣服,患上了感冒,这下可惨了,咳嗽、咳痰不但加重,还喘憋得上不来气。这两天发现腿居然“胖”了,一按一个坑,家人连忙送老人进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老刘,这是肺心病,是多年肺病发展来的,需要积极治疗。

  肺不好,为啥心脏会出问题呢?

    肺心病的全称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慢性肺病发展到后期的结果。这些多年的慢性肺病患者,由于身体长期缺氧、红细胞增多,再加上感染,肺血管的阻力会增大,而人的右心是负责向肺血管泵血的,长年累月负荷增加,势必导致右心室肥厚,最终不堪重负,就会出现水肿等心衰表现。

  其实肺心病的诊断不难。一般慢性肺病迁延多年,一二十年后往往发展为肺心病。病人到了肺心病阶段,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水肿,特别是双下肢的浮肿,这是体循环淤血的表现。此外,病人还会口唇发紫、眼睛充血、食欲差,有的病人尿量减少,严重的还会有胸水、腹水等。给病人拍胸片、做彩超检查,可以看到右心扩大。

  既然肺心病是慢性肺病的远期并发症,那么遏止慢性肺病的发展就能起到预防作用。林英翔告诉记者,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是8.2%,这是很大的一个人群,如果不加注意,就是肺心病的“后备军”。

  要预防肺心病,首先要积极控制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慢性肺病,其次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往往是慢性肺疾病进展和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上述患者老刘就是个突出的例子。

    2.戒烟。烟雾会使肺动脉压力升高,从而加重右心负担;另外烟草还会伤害支气管上皮,降低其防御功能,给细菌以可乘之机。

    3.饮食调节。少吃甜食,这是因为过多的糖会增加二氧化碳的生成,加重缺氧;多吃优质蛋白,补充适量脂肪;低盐饮食,以免加重水钠潴留,但也不能不吃盐,否则会造成电解质紊乱。

    4:.积极排痰。可以采取雾化器、头低脚高体位引流、拍背等方式排出积痰,疏通气道。

    5.呼吸训练。平时多做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常年坚持能改善呼吸功能。

    心肺要一起治

    肺心病稳定期的治疗分为药物、氧疗、康复几部分。支气管舒张剂、抗氧化剂是最常用的药物。肺心病患者由于身体缺氧,一般需要长期吸氧。

  运动康复是我们提倡的,因为能增强患者体质、减轻呼吸困难、增加心脏功能。最适合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运动方式是平地快步走,建议每次20—30分钟,每周2—3次。肺心病患者的运动量要严格控制,其方法有二:一是运动后心率不能超过同年龄最大心率的80%,同年龄最大心率的数值是220减去年龄,例如一位70岁的患者,最大心率为150次/分,他运动后的心率就不能超过120次/分。二是严密观察运动中是否有缺氧表现,如果病人出现了胸闷、大汗淋漓、心悸等症状,就要立刻停止运动,以免发生危险。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应兼顾原发病和右心功能不全两方面。肺心病发作往往合并肺部感染,因此抗感染非常重要。另外应进行控制性氧疗,严重的需要使用呼吸机,以缓解病人的呼吸衰竭。在治疗心功能不全方面,一般给予血管扩张药、利尿剂,以缓解体循环淤血,减轻心脏负担。利尿剂剂量不能大,以免出现痰液黏稠不易排出、血黏度升高形成高凝状态、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一般来说,强心剂使用较少。

    吸氧不是越多越好

    对很多慢性肺心病患者来说,氧气瓶是家里必备的装置,毕竟这是缓解身体缺氧最直接的治疗手段。由于身体长期缺氧,很多患者觉得,吸氧就该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其实不然。慢性肺疾病、肺心病患者吸氧的原则应该是“持续低流量吸氧”,即每天持续12—15小时,氧流量低于2升/分钟。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能见到因为吸氧过量导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的患者。难道吸氧过多有害?这是因为,肺心病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受损,加上肺部感染,肺泡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正常交换受影响,使得人体内不但氧气不足,而且二氧化碳排不出去。这时,氧气不足会刺激呼吸中枢发挥代偿作用,尽力帮病人维持呼吸。如果给予过多氧气,这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提醒”消失了,而二氧化碳又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导致“二氧化碳麻醉”,其表现就是病人神志不清、嗜睡,严重的还会陷入昏迷。

  可见,肺心病患者吸氧一定要讲究科学、合理,以免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相关阅读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