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时加味精会引起血压升高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大家也越来越重视三高疾病的防治。比如平时饮食上要注意少油少盐、清淡饮食。听说做菜时加味精等调味品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这是真的吗?

炒菜时加味精会引起血压升高吗

味精是最常见的调味料,烹调时放一点能使菜肴味道鲜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而谷氨酸钠的成分里面就有这个钠离子,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罪魁祸首。钠过量可造成体内水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加重心、肾负担,尤其60岁以上的人,尤为敏感。

所以,只要是含钠的调味料以及食品,吃多了都有导致血压升高的可能。老年人对味精的摄入应该与食盐一样慎重,有高血压肾炎等疾病的人,食用味精应慎之又慎。

味精吃多了对健康的其它影响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而谷氨酸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就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焦躁、心慌意乱等一系列症状,部分体质较敏感的人甚至会觉得骨头酸痛、肌肉无力。

有研究证明,过多的食用味精,会对人体的视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影响到视网膜的发育,甚至有人在食用味精后,会产生暂时性的视力模糊。

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

做菜时如何加味精

1、炒菜时不宜放入过早

味精在高温时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失去鲜味,而且对人体有潜在致癌作用。炒菜一般应在菜肴快熟时或者刚出锅后加入,因为这时菜温在70-90℃左右,是味精溶解度最好的温度,鲜味也最浓。

2、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3、作馅料时不宜使用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

4、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5、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6、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