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要十分留意高血脂

    有人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亲密得就像一对亲兄弟。在临床上,心脑血管病早已被称为糖尿病的“第一并发症”, 75%—80%的糖尿病人最终会死于此。而其中,高血脂则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根“导火索”。

  实际上,胰岛素不仅掌管着血糖的高低,它还是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时,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出现 “高血脂”。由于过半糖尿病病人都会合并高血脂,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脂病。

  高脂血症通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等异常增高。而大多数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血脂紊乱,会有混合型血脂异常的特点,即甘油三酯血清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升高。

    对病人来说,这种情况更危险。这是因为,这些异常升高的脂质通过某些机制沉积在细胞内以及血管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等严重后果。从临床上的数据来看,如果对糖尿病病人的血脂情况放任不管,那么其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比正常人高数倍,死亡率会增加2—4倍。

  因此,一旦患上糖尿病,就必须严密监测血脂水平。同时,注意日常饮食、加强锻炼、减轻体重。

  至于治疗,首先不能舍本求末,降糖治疗依然是最重要的手段。几乎所有的降糖药物都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如果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还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降低10%—15%,同时改善其结构,对高密度脂蛋白结构的完善也有不小的促进作用。

  另外,糖尿病病人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严遵医嘱、积极应对,告别高血脂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最关键的是先得有意识,否则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再来亡羊补牢,就于事无补了。

    血脂至少每年查一次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

  1. 糖尿病患者至少应每年检测血脂1次,检查内容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 单纯饮食、运动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3个月后复查血脂水平,达到目标后继续治疗,可每6—12个月复查一次。

  3. 药物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一般首次随访在用药后6—8周。 如达到治疗目标,4—6个月复查一次或更长(每年一次)。如未达到治疗目标,需调理治疗,仍每6—8周随访一次,直至达到目标后减至每4—6个月复查一次或更长。

  在检测血脂的同时应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和肌酶等。在抽血前一天患者应注意休息,晚餐中忌食高脂食物和饮酒,至少空腹12小时再抽静脉血。

    预防高血脂先要管住嘴

    糖尿病患者调节好血糖的同时,积极控制高血脂更关键,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人对自己的饮食、运动等都需要安排得比较“精细”,以下几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第一,不用动物油。动物油的胆固醇含量高,不宜选用。而调和油、橄榄油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较高,能较好地软化血管,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对预防高血脂有好处。

  第二,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动物内脏、鱿鱼、蟹黄、蛋黄等应不吃或少吃。

  第三,多吃水果、蔬菜。从中医的角度讲,果蔬的热量一般不高,其性味平和、不会产生湿热。现代人吃得好又吃得多,损伤脾胃功能,易生湿热,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多吃果蔬、粗粮、杂粮等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第四,控制主食。一般来讲,糖尿病人每天的进食量大体为每公斤体重25千卡。体型较胖者主食应控制在每天5—6两,早、中、晚的比例分别为1/5、2/5、2/5。

  此外,要做到有效运动。运动对于单纯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尤其有效。如果运动后你感觉全身轻松,并伴有轻微出汗,就表明你的运动强度对控制血糖最为有利。此外,运动后的心率建议为170减去年龄得出的差值。老年人及心功能差的病人运动强度要个体化。

  此外,如果是单纯的甘油三酯血脂高,通过胰岛素能较好地降低其血脂水平。因此,糖尿病病人在需要时,不要忌讳使用胰岛素。


相关阅读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