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外治法选编自《中医内病外治方论大全》

痢疾又称肠澼,以大便次数增多,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便脓血为特征。主要因湿热或疫毒外侵引起,亦可因七情内伤或食入秽浊,积滞肠中,传导失常所致。治疗痢疾的方法也有很多,现仅整理一些日常简便易行的痢疾外治法,供大家参考。

1.治脾胃虚弱,胃气上逆,呕吐不食的噤口痢,取黄瓜藤适量,可以带茎叶,最好是经霜的,晒干后煅烧成灰,用香油调和纳于脐中,痢疾即愈。选自《疑难急症简方》

方论:黄瓜藤首载《滇南本草》,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茎。性味苦平有解毒止痢的功效;煅炭后收涩功著,与香油调涂脐中,能循经直通病所解毒收涩止痢。

2.痢疾患者,取与年龄相同粒数的胡椒打碎,大鲫鱼一条去头尾骨肠,放入胡椒末捣浓,敷脐上,甚有效果。选自《外治寿世方》卷一

方论: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能温暖肠胃,散寒止痛;鲫鱼甘平,“温中下气,补不足,疗肠澼水谷不调”;二者合用,散寒止痢,主治脾胃虚弱,胃气上逆,呕吐不止,食入即吐的噤口痢。

3.治噤口痢,取生姜、芥菜子适量捣碎成膏样,用绢布包之,贴于脐上,立即见效。选自《普济方》卷二百十三

方论:芥菜子,首载《名医别录》,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种子。辛热而无毒,有温中散寒,利气散结的作用,主要用于噤口痢。加用生姜,意在增强温中止呕的作用。

4.治暴痢,取大蒜适量,捣碎后贴于两足下。选自《普济方》卷二百十三

方论:本方载于多部方书中,是治暴痢的常用方之一。大蒜首载《本草经集注》,历代均为治积滞泻痢之要药。暴痢用大蒜贴足心,其作用《本草纲目》谓:“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痢及干湿霍乱。”此法方便易行,功专效捷。

本文由 历城区东风街道办事处辛甸社区卫生服务站 江凤杰 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