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等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依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以及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委颁布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家庭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鲁教基函〔2016〕25 号)精神,结合济南市多年来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制订本指导纲要(试行)。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章   总  则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与基本理念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父母或主要监护人(以下简称家长)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自觉地、有意识地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家庭是子女成长的基石、发展的起点,对子女一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建设以及家庭成员精神状态本身就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无论是对提高全民素养、促进家庭幸福,还是对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家庭教育以生活教育为基础

家庭教育是以血缘或抚养关系为基础的教育,其便利与可行之处就在于教育发生在家庭生活中。因此,家庭教育要以生活教育为基础,围绕家庭建设和家庭生活展开,在生活中创设尊重、平等的教育环境,捕捉教育契机,教育子女遵守生活规则,尊重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家庭教育以人格培养和道德养成为核心

人格培养和道德养成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既包括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包括为人处世、自我约束的道德养成,更是生活意识、生命价值的传递与继承。因此,家庭教育应引导子女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遵纪守法,履行公民职责;通过家庭教育帮助子女了解家庭及当地生活风俗习惯,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成为有素养的合格公民。

(三)家庭教育以促进家庭成员全面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般而言,父母是子女的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主要教育职责,其自身全面健康发展是教育的基础。由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重点,需要父母理解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其成长发展规律,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开展基于生活实践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包括子女在内的全体家庭成员需要共同成长,在家庭生活中成就和愉悦全体家庭成员,实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目标

(一)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整体水平

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帮助家长全面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子女,提高家长履行监护人主体职责的能力。

(二)引导家长挖掘家庭自身成长的发展动力,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引导家长了解家庭的优良传统及家风,寻找新形势下家庭自身的成长动力,并通过家庭生活发展积极的、面向未来的成长动力。在此过程中融合当地风俗习惯和家庭传统,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家庭优良传统,促进家庭成员健康和谐发展。

(三)促进家庭、学校及社区共同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镶嵌于学校和社区之中,因此家庭教育应融合于学校和社区公共活动中,致力于增进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为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奠定宽厚而坚实的基础。

三、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必须强调家长应了解子女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个体差异,坚持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指导家长在秉承家庭优良传统的同时,把握子女发展总体目标,顺应子女身心发展规律,增长子女实践经验;允许子女探索、试误和纠错,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

(二)积极发展原则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应指导家长从子女毕生发展角度,实施正面教育,坚持积极发展原则。指导家长坚持赏识、激励子女,努力挖掘子女身上的闪光点,但不排斥必要的批评和适度的训诫;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掌握教育的艺术,说教适度,以身作则;用积极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育。

(三)实践性原则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应与家庭生活密切结合,帮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家庭教育是体验式、融合式的,是在家庭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生的,并不需要开辟另一个课堂。

四、适用范围

本《纲要》主要面向开展家校共育的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提供指导的教育工作者、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园)学生(3-18岁儿童青少年)的家长和家庭。

第二章  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依据上述家庭教育理念、指导目标及原则,结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本指导大纲分3-6岁、6-12岁、12-15岁以及15-18岁四个年龄阶段,分别提出各个阶段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家庭教育重点以及在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品德培养三个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一、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3-6岁是幼儿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幼儿的身高、体重、中枢与外围神经、动作技能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大肌肉的发展已能保证幼儿从事各种简单活动,小肌肉的发育也日趋完善;幼儿直觉行动思维日臻成熟,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完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增长,基本掌握各种语法结构,逐渐能够自如地与他人交流;幼儿开始表现出一定兴趣、爱好等个性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需要。

(二)3-6岁幼儿家庭教育重点

根据这一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家庭教育的重点为:第一,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及生活中的生命物质,加强幼儿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关注幼儿安全,减少意外伤害。第二,加强幼儿的生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探究,丰富幼儿感性经验,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关注幼儿健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第三,从“爱”入手进行幼儿品德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幼儿社会适应性。第四,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指导,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阶段学习打好基础,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3-6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3-6岁幼儿大致处于幼儿园阶段,因而,此部分对应的是幼儿园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

1.生命教育

(1)帮助幼儿感受生命,认识并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指导家长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和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在家庭生活中购置和使用适合于幼儿特点的生活物品;引导幼儿了解身边常见的生命现象,喜欢观察和探究动植物生命状态。

(2)加强幼儿营养保健,科学营养膳食

指导家长根据幼儿特点采用科学合理而又能为幼儿接受的膳食方式;科学搭配幼儿饮食,做到营养均衡、种类多样、饮食定量、调配得当。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指导家长带领幼儿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关注幼儿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训练,加强感知训练,提高幼儿感觉统合能力;从家庭实际出发,开展一些简便、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并持之以恒。

(4)关注幼儿安全,减少意外伤害

指导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尽可能消除周边环境中的伤害性因素;结合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加强幼儿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的认识,使幼儿知道生命的宝贵,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通过合理的引导、适当的练习以及强化训练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初步的自我保护。

2.生活教育

(1)指导幼儿独立生活

指导家长训练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正确地洗脸、梳头、洗手、洗脚,饭后漱口和早晚刷牙;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及系鞋带;逐步学会整理自己的衣物、床铺、打扫房间等;进餐自己用筷,不挑食、不偏食,不需成人喂食,学会自己如厕,按时排便;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坐立、行走、看书、看电视姿势正确。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机会,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2)为幼儿探究创造条件,多种途径丰富幼儿感性经验

指导家长为幼儿创造更多与周围世界接触的机会,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喜欢表达对大自然及社会的感受,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和现实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

(3)关注幼儿阅读,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阅读是滋养幼儿心灵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指导家长给幼儿充分的接触图书的机会及阅读的自由,适当陪伴幼儿阅读,关注幼儿的阅读倾向,理解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动作、情感和语言,并给予积极回应,让幼儿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作息有规律

指导家长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既能够欢快地玩耍,也能够安静地阅读;在入园及入小学前根据幼儿园及小学的活动规律适当调整幼儿作息时间,以适应幼儿园或小学的生活节奏。

(5)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入园及入学准备

指导家长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安全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了解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方式纠正;尤其要关注幼儿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掌握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方法,使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入小学前带幼儿通过参观小学、为幼儿准备学习用具等活动,使幼儿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3.品德教育

(1)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

指导家长从培养幼儿爱自己开始,逐步扩展到爱家人、爱同伴和老师,爱家乡和爱祖国,循序渐进地开展体验式的爱的教育,帮助幼儿准确认识自己,并逐步接纳、喜爱周围的人。

(2)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增强幼儿社会适应性

指导家长鼓励幼儿以开放的心态展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给幼儿面对挫折的锻炼机会,跟幼儿一起理解挫折情境,想出应对挫折的办法,树立应对挫折的榜样;在幼儿遇到生活困难时及时给予鼓励,提供必要的帮助,在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3)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指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为幼儿树立榜样。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玩耍与交往,遇到问题时找老师交流,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体验到愉快的情感,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6-12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6-12岁儿童大致处于小学学段,因而,此部分对应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6-12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6-12岁是整个儿童期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儿童身高和体重处于比较迅速的发展阶段,外部器官有了较快发展,但感知能力还不够完善;儿童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能根据具体经验解决问题,能通过实物操作协助思考;情绪情感方面表现得比较外显。此阶段儿童具有儿童特有的天真和对成人的完全信赖,他们内心相对平和,成人及周围环境对他们影响巨大,被认为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

(二)6-12岁儿童家庭教育重点

根据这一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家庭教育的重点为:第一,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儿童认识生命,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教导儿童珍爱生命。第二,强化生活教育,引导儿童树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和具备初步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其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注重儿童品德培养,提升家庭认同意识,让儿童学会关心;亲子共守诚信,培养儿童道德感;让儿童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培养儿童的责任心;促进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三)6-12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1.生命教育

(1)帮助儿童认识生命

指导家长帮助儿童进一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了解自然界的万物生长规律,使其喜爱自己赖以生存、充满生机的世界,树立初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帮助儿童建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的意识。

(2)帮助儿童认识自己

指导家长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及其特点,寻找恰当的方法解答儿童对身体和生命问题的困惑;帮助儿童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鼓励儿童与自己喜欢的同伴做朋友,并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保护自己。

(3)教导儿童学会自我保护

指导家长让儿童学会珍爱生命,帮助儿童初步了解居家出行的安全常识,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

2.生活教育

(1)帮助儿童树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指导家长帮助儿童合理安排时间,明确活动的时间界线;帮助儿童制定时间规划表,学会在规定的时间做当做的事情。

(2)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指导家长重视养成教育,防止因过度包办和溺爱造成儿童的依赖心理。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为儿童提供劳动机会,指导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以及简单的生产劳动,培养儿童热爱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3)培养儿童正确的消费观念

指导家长鼓励儿童参与家庭财务预算,培养儿童初步的理财意识和消费观念,引导儿童正确认识金钱,合理支配零用钱,形成量入为出的观念,防止欲望膨胀,逐步形成吃苦耐劳、简约朴素的品格。

(4)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指导家长根据家庭经济条件为儿童创设必要的学习环境,尤其是阅读环境。同时,注重家庭心理环境的培育和创设,构建安全、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尤其要注意做热爱学习的榜样。

(5)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指导家长启发儿童乐于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当儿童学习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必要的帮助。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家长帮助儿童养成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鼓励儿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勤于发问、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多种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心理品质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品德培育

(1)提升家庭认同意识

指导家长应该做到彼此尊重、关爱,对儿童的管教、期望尽量一致,共同为儿童提供相对熟悉、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环境,让儿童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认可自己的家庭。

(2)让儿童学会关心

指导家长真正关心和爱护儿童,也要引导儿童对爱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并学着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关心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友善、真诚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3)亲子共守诚信

指导家长重视自身的率先垂范作用,自觉抵制不诚信行为。在家庭生活中教育儿童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缺点,体会诚信带来的由衷快乐。

(4)培养儿童的责任心

指导家长让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庭的事情帮着做,他人和社会的事情力所能及地做,引导儿童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进而对社会负责。

(5)促进良好的同伴关系

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儿童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指导家长引导儿童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形成良好的尊师情感,学会与老师交流沟通。同时,家长要全面了解儿童与老师交往的情况,并根据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儿童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

三、12-15岁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

12-15岁的青少年大致处于初中学段,因而,此部分对应初中生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12-15岁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12-15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即青春期或少年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其各项身体指标已接近于成人,尤其是性激素分泌迅速增加,随着性萌发与成熟,出现了第二性征。除了身体上的巨大变化,此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变化也非常显著。认知发展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把握眼前的事物,还能够通过想象设想和预测可能发生的事件,尽管存在偏激和不成熟,但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见解。此阶段青少年在与异性同伴相处中,开始有了新的体验并感受到神秘的骚动,这使他们既好奇、渴望,又迷惑、害怕;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的自尊心与人格独立也随之明显增强,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及个人问题认识较肤浅,因而他们对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常常是不成熟的;在情绪方面具有高度的兴奋性、激动性、紧张性及冲动性,情绪情感体验不平衡,往往出现矛盾的状态,自我体验也是动荡而不稳定的。此阶段青少年学习能力分化明显,学习成绩波动较大;学习成绩与学习体验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学校适应,学业不良将会导致厌学、逃学、自暴自弃等一系列内化与外化行为问题。

(二)12-15岁青少年家庭教育重点

根据这一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家庭教育的重点应为:第一,加强生命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身体的变化、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两性交往带来的新情况开展教育。第二,强化生活教育,在行为习惯、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学习方法、职业发展等方面加强指导。第三,注重品德培育,积极开展自我意识、责任意识、社会适应性、价值观、规则与法律方面的教育。

(三)12-15岁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1.生命教育

(1)帮助青少年了解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指导家长帮助青少年了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引导青少年认识、适应及接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加强对青少年的性道德观念教育

指导家长注意控制家庭的不良性刺激,加强对青少年的性道德观念教育,引导青少年掌握正确的两性交往原则和方法策略。

(3)防止性侵犯

指导家长帮助青少年了解性骚扰和性侵犯的现象,教会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防止遭受性骚扰和性侵犯。

2.生活教育

(1)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指导家长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着装习惯和正确的消费观念,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劳动和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意识。

(2)帮助青少年学会时间管理

指导家长在与青少年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时间计划,并逐步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过渡。帮助青少年按计划安排学习活动,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3)引导青少年学会情绪管理

指导家长学会情绪管理,给青少年做情绪管理的榜样;教会青少年识别自己的情绪,掌握科学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有效管控自己的情绪。

(4)引导青少年有效应对学习问题

指导家长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帮助青少年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青少年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应试心理;正确对待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弥补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合适的时机与青少年共同规划学业生涯,帮助青少年认知并做好初步职业规划,鼓励青少年探索自主选择生活目标或树立职业理想。

(5)帮助青少年学会应对挫折

指导家长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树立应对挫折的榜样,学习应对挫折的办法,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3.品德教育

(1)强化青少年的自我意识

指导家长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针对青春期出现的情绪戏剧化、叛逆极端化、自我意识高涨、要求独立等心理特点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学会客观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提升自我。

(2)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心

指导家长引导青少年除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对家庭的事情担负一定的责任外,还需要承担必要的学校和社会责任,让他们学会关心同学,尊重老师,学会关心、保护学校和社会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公益事业。

(3)指导青少年学会感恩

指导家长把青少年的感恩教育融入到家庭生活里,体现在具体行为中,引导他们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4)指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指导家长以平等的方式与青少年相处,掌握与他们沟通的技巧,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对家庭的积极认同;指导青少年学会同伴交往,积极发展同伴友谊;指导青少年学会处理师生关系,以积极的方式获得老师的关注和认可;指导家长以身作则,为青少年创造更多机会参与社会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5)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指导家长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因此家长自身要端正对生活和生命的认识,避免在子女面前抱怨生活或与社会对抗甚至敌视社会或他人,防止青少年形成反社会人格。

(6)引导青少年建立规则与法律意识

指导家长严格要求青少年,维护家庭生活秩序,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规范,培养青少年健全的规则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四、15-18岁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

15-18岁的青少年大致处于高中学段,因而此部分对应高中生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15-18岁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15-18岁的青少年属于青年早期,或青少年晚期。经过青春期的迅速发育,此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但仍然存在自信与自卑、依赖与独立等方面的内在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均衡;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和教师表现出逆反心理,心理发展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在观念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兴趣广泛,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此阶段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呈现出闭锁性与希望被人理解的矛盾心理;他们自治、自理、自立的要求强烈,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认真与严肃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与职业前途。

(二)15-18岁青少年家庭教育重点

根据这一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家庭教育的重点为:第一,强化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敬畏生命,帮助青少年预防险情,教导青少年远离校园暴力,进行性健康教育。第二,提升生活教育,帮助青少年提高生活自理和自律能力,引导青少年明确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第三,加强品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交行为,提高他们的规则与法律意识,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15-18岁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1.生命教育

(1)引导青少年敬畏生命

指导家长引导青少年在了解生命的来源、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认识生命具有最高价值,认识生命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意义,引导青少年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除了法律之外,任何人都没有剥夺他人及自己生命的权力;引导青少年敬畏生命,走出漠视生命的盲区。

(2)帮助青少年预防险情

指导家长帮助青少年预防溺水、火灾、烫伤、性侵等险情发生,学习在面对这些险情的时候有效地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或最大程度降低伤害。

(3)教导青少年远离校园暴力

指导家长帮助青少年充分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学会识别并远离校园暴力,掌握有效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

(4)性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教育青少年了解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帮助青少年了解有关青春期保健知识,包括男生遗精、女生经期卫生,同性家长(如母亲对女儿,父亲对儿子)在恰当的时机跟子女交流有关自慰、性梦、性幻想等常见的问题,认识危险性行为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2.生活教育

(1)帮助青少年提高生活自理和自律能力

指导家长帮助青少年提高生活自理和自律能力,做到合理膳食,忌暴饮暴食,能够自觉抵制生活中的诱惑,过自律的生活。

(2)引导青少年明确学习目标

指导家长帮助青少年明确学习目标,包括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和三年后的高考目标,列出详细的学习计划,制定有效的实施与监督措施以达成目标。同时,教会青少年掌握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缓解心理压力的基本方式方法。

(3)帮助青少年做好职业规划

指导家长从青少年实际出发,不断调整自身期望,引导青少年学会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尊重青少年对自身的未来规划与发展意愿,为青少年选择志愿提供参考意见,并协助其做好职业规划,鼓励青少年自主选择生活目标或树立职业理想。

3.品德教育

(1)引导青少年形成准确的自我意识

指导家长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或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或者扬长补短;引导青少年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辨证地看待结果,避免思想偏执和走极端。

(2)培养青少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指导家长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己,学会并乐于与人相处、勇于承担责任。

(3)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交行为

指导家长引导青少年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加强人际交往教育,使青少年能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和爱情观,学会彼此尊重,相互支持;指导青少年积极开展社交活动,避免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交往,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社交活动中行为得体,尤其要正确对待两性交往;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竞争意识,同学不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培养公平竞争意识,敢于坦荡地面对成败,更要在竞争中实现共赢。

(4)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指导家长更多地理解青少年,尤其是要了解青少年的性格特征、能力倾向与气质类型,以合适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情感,在家庭生活中提供机会让青少年认识和了解自己个性特征的优势与不足,为他们个性塑造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以优化青少年的个性品质。

(5)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指导家长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认识到价值观在青少年成人成才中的引领作用,在家庭生活中有意识地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引导,使其形成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价值观。

(6)提高青少年的规则与法律意识

指导家长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掌握家庭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自身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为青少年树立榜样;切实维护青少年权益,提高青少年的规则和法律意识;引导青少年认识法律、学习法律,在权益遭到侵犯时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第三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管理与研究

一、拓展家庭教育途径

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途径,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积极开设家长论坛、家教沙龙、家庭教育网上交流等活动,有效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质量;积极拓展家庭教育途径,利用网络、社区、驻地高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家庭教育模式,鼓励质量高、声誉好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加强对各类家庭教育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实行规范监管,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二、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工作

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做好市级重点课题的规划、管理与研究指导工作,组织开展一批代表家庭教育发展方向、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能够解决家庭教育实际问题的课题发布、申报与管理工作,探索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适时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材料编写工作,组织专家力量编写家庭教育培训资料,鼓励有条件的组织或机构开发适合于家庭教育指导的音像制品和多媒体资源,开发利用在线资源。

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发布会现场

相关报道:济南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家长科学育儿终于“有规可遵”了

市教育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发布《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详细阐述了3-6岁、6-12岁、12-15岁以及15-18岁四个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家庭教育重点及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品德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实现了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有法可依”,学校调适家校关系“有章可循”,班主任优化家校沟通“有据可查”,家长科学育儿“有规可遵”。

家校协同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去年,市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11.14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开展了《家庭教育现状及需求问卷调查》,对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情况调查》。在对两项调查结果科学分析基础上,市教育局联合山东师范大学等驻济高校专家团队合力编制完成《纲要》,并以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名义进行了联合发布。

在发布《纲要》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将建立家庭教育协同推进机制,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各级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市级统筹、区县推进、学校组织、家庭为主的公益化调整机制,同时不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支持家庭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另外,市教育局还将加强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立济南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设立家庭教育总协调员,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年度培训计划,加快建立一支由教师、专家学者、优秀家长、社会机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专兼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同时,完善覆盖城乡的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立体化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多渠道满足家长接受指导、咨询、互动、交流的需要。

分类指导四个年龄段家庭教育各有侧重

在内容上,《纲要》分别阐述了3-6岁、6-12岁、12-15岁以及15-18岁四个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家庭教育重点及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品德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建构了以分类指导为特点的立体化、系统性内容体系。

3-6岁幼儿家庭教育重点为,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及生活中的生命物质,加强幼儿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关注幼儿安全,减少意外伤害。同时,加强幼儿生活教育,鼓励幼儿探究,丰富幼儿感性经验,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从“爱”入手进行幼儿品德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幼儿社会适应性。

6-12岁儿童家庭教育的重点为,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儿童认识生命、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教导儿童珍爱生命。同时,强化生活教育,引导儿童树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其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阶段要注重品德培养,提升家庭认同意识,让儿童学会关心;亲子共守诚信,培养道德感;让儿童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培养责任心;促进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提升社会适应性。

12-15岁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点应为,加强生命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身体的变化、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两性交往带来的新情况开展教育。强化生活教育,在行为习惯、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学习方法、职业发展等方面加强指导。注重品德培育,积极开展自我意识、责任意识、社会适应性、价值观、规则与法律方面的教育。

15-18岁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点为,强化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敬畏生命,帮助青少年预防险情,教导青少年远离校园暴力,进行性健康教育。同时,提升生活教育,帮助青少年提高生活自理和自律能力,引导青少年明确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加强品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交行为,提高他们的规则与法律意识,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