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急救中心2016年在岗人员培训班在我院举办

济南市急救中心2016年在岗人员培训班在我院举办,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都是来自济南市各急救分中心和急救分站的同仁以及我院的业务骨干。

2016年济南市急救中心在岗人员培训班在济南齐鲁花园医院举办

今天是培训班开班第一天,上午的主要内容是济南市急救中心刘家良主任做《院前急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的授课、济南市急救中心副主任王少平同志带领学员一起学习《济南市社会急救管理办法》、急救科年磊同志讲解《院前急危重病标准及诊疗规范》。

下午的主要内容是由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讲解并现场演示急救技能操作的培训,包括《基础生命支持》《气管插管》,并进行技能操作的考核。

培训班首先进行了简短而紧凑的开班式,开班式由我院领导主持,我院领导首先祝贺本次培训班的胜利举办,并对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济南齐鲁花园医院院领导支持开班式并对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济南齐鲁花园医院院领导支持开班式并对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济南市急救中心刘家良主任做《院前急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的授课,刘主任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结合专业知识生动讲解了急救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济南市急救中心刘家良主任亲自授课

济南市急救中心刘家良主任亲自授课

济南市急救中心副主任王少平同志带领学员一起学习《济南市社会急救管理办法》、急救科年磊同志讲解《院前急危重病标准及诊疗规范》,领导们的讲解都是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生动阐释了各种规范和要求,学员们听得认真,印象深刻。

济南市急救中心副主任王少平同志带领学员一起学习《济南市社会急救管理办法》

济南市急救中心副主任王少平同志带领学员一起学习《济南市社会急救管理办法》

下午的技能培训邀请的都是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通过PPT课件、现场示范、提问等形式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包括《基础生命支持》《气管插管》等。

培训过程中讲师图文并茂,与学员们积极互动,在实践操作环节,培训导师有针对性的对基础生命支持、困难气道处理练习等操作进行指导,通过练习、纠错、讨论和考核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

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讲解气管插管技能

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讲解气管插管技能

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现场讲解并演示了气管插管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现场讲解并演示了气管插管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讲解并演示生命基础支持之心肺复苏

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讲解并演示基础生命支持之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的现场演练与考核

气管插管的现场演练与考核

心肺复苏的现场演练与考核

心肺复苏的现场演练与考核

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与我院业务骨干合影留念

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与我院业务骨干合影留念

济南市急救中心简介

济南市急救中心成立于1956年,是政府举办的实施公共卫生医疗急救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负责承接“120”急救报警、履行统一调度指挥职责,收集、整理、上报急救信息,按指令进行日常急救及危重病人的转送,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障,督导、检查和考核各急救分中心的工作,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社会宣传,普及急救知识,总结经验,开展科学研究。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城市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医疗急救工作已从过去单纯粗放式的院前转运变成履行政府职能的集医疗急救、灾难救援、医疗保障、危重病监护转运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市医疗急救工作已形成了由市急救中心、省会驻区各级医疗单位和农村县(市)区医疗单位构成的全市医疗急救网络。

目前全市有35个急救分中心、54个急救分站,院前急救从业人员900余人,急救车辆130余辆。承担全市8000余平方公里,680万人口的医疗急救服务工作。同时还担负着省城重要会议及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突发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应急救援,以及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社会普及等工作。

近年来,我市急救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建成了国内领先的120调度指挥系统,具备分站视频监控、车载GPS定位、无线数据及急救现场视频图像传输等先进的信息化功能。调度指挥有力,急救网络健全,基本实现了城乡急救网络全覆盖。

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急救在全省具有影响、处于领先,也走在全国前列,除完成好日常急救、统一调度指挥、应对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省市各类大型活动保障、跨省市区域长途转运等职能外,在国内首创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与120家庭急救档案的信息互联共享,缩短了接处警时间,提高了急救效能。还在全国率先为全市急救车、医生安装配备了车内监控和单兵视频系统。在队伍建设方面,经常性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在历届全国急救技能大赛和急救驾驶员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大力开展急救知识技能进社区、进广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推进社会普及,提升社会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得到好评。


Top